什么是销售费用结算
一、什么是销售费用结算
销售费用结算是按照销售过程中的环节进行会计处理的财务处理行为。具体过程如下: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销售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
(二)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科目。四、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二、每月会计核算的流程是什么?
每月根据单据进行日常成本费用核算,人工成本、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等,月末计提折旧、税费等
三、SAP FICO成本结算的流程到底是怎样的
我给你参考的结算流程吧,包含了基本的步骤,包括了copa,但是因为各个公司的配置流程的差异,结算步骤会存在差异,我在下面列示的仅供你参考。
1、检查工单差异、状态,及时跟进解决问题 coois
2、对已完工工单进行技术性完成处理 co02
3、检查审核盘点结果,过帐盘点差异 mi20/mi07
4、供应商发票校验 miro
5、客户开票 vf01
6、确认本月新增、有变更的物料工艺路线及bom已在sap更新
7、确认标准成本估算范围,搜集下月排产物料,整理当前有库存的物料
8、对次月作业价格进行维护 kp26
9、间接制造费用比率更新 s_alr_87008275
10、标准成本估算、核对、标记 ck40n
11、对结帐期的全部预制凭证进行过帐处理 fbv0
12、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若有差异进行调整 afab/f-02
13、打开本月物料帐、会计期间 mmpv/ob52
14、标准成本发布 ck40n
15、调整发出商品科目差异金额 f-02
16、其它费用类、总帐类帐务处理 f-02等
17、维护每月最后一天汇率 ob08
18、对结账期外币科目进行评估 fagl_fc_val
19、核对内部往来 fs10n
20、检查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科目当期发生额 s_alr_87013611
21、检查库存与明细帐是否一致 mb5l
22、检查pa与fi金额 keat
23、实际成本分割 kss2
24、实际作业价格计算 ksii
25、生产订单重估 mfn1/con2
26、计算间接费用实际分摊比率 zfip0001
27、输入间接费用实际分配比率 s_alr_87008275
28、间接费用分摊 kgi2/co43
29、维护小数尾差分摊规则 ksu2
30、执行小数尾差分摊 ksu5
31、在制品计算 kkax/kkao
32、已完工产品差异计算 kks2/kks1
33、实际成本结算 ko88/co88
34、核对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余额 fs10n
35、工单批关闭 cohv
36、物料差异分摊 ckmlcp
37、检查本月物料状态 s_alr_87013180
38、期间评估实际销售成本 ke27
39、维护期间费用分摊规则 keu2
40、执行期间费用分摊 keu5
41、查询金额是否都已分摊,记录类型为f/d ke30
42、关闭结帐期会计期间 ob52/okp1
四、年底结账的步骤有哪些,年底结账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1. 年底转账
年底转账的程序如下:
(1)计算出各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的12月份合计数和全年累计数,结出12月月末的余额;
(2)编制结账前的“资产负债表”,并试算平衡;
(3)按年底转账办法填制12月31日的记账凭证,并记入有关账户。
2. 结清旧账
结清旧账的做法如下:
(1)将转账后无余额的账户结出全年累计数,然后在下面划双红线,表示本账户全部结清;
(2)对年底有余额的账户,在“全年累计数”下行的“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再在下面划双红线,表示年底余额转入新账,结束旧账。
3. 记入新账
根据本年度各账户余额,编制年底决算的“资产负债表”和有关明细表,按表列出各账户的年底余额数,不编制记账凭单,直接记入新年度相应的各有关账户,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以区别新年度发生数。
年底结账前需要注意的事情:
一、发票问题
1、费用性的支出:根据所得税的有关规定,没有发票不能税前扣除。结账前需要检查有没有应该取得发票但是还没有取得的情况,如果有就要督催有关人员催要发票。
2、存货:购进材料,货到票未到,有没有暂估入库,如果平时没有暂估,那么在年底结账前一定要先估价入账,并督促有关的人员尽快索要发票。估价入账是会计制度的要求,但是估价入账的时间要有合理性,如果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前还未取得发票,应在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时做纳税调整。
二、防止已发生的成本费用跨年列支
企业发生的支出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入账,当年的费用一定要计入当年的损益。所得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必须是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年底结账前应对所有预提、计提、待摊费用项目进行清理,防止企业已发生的成本费用遗漏,防止造成跨年度费用入账的情况,一般来说应尽量避免大额成本费用跨年度入账。注:日常报销的差旅费等可以跨年底,但应合理,一般在出差回来后应及时报销。
三、各项往来账
财务人员应对本年度的应收、应付往来账项余额与供应商或客户核对清楚,尤其是长年往来交易额比较大的账项,年底结账前科目发生额及余额应重点关注。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确定为坏账,对于不再支付的应付账款,取得相关证据并经内部审批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四、个人借款
关注股东个人借款及员工借款中否有属于工资奖金、分红分配方面的款项,长期未收回的款项应及时处理。
五、财产损失
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在按税收规定实际确认或者实际发生的当年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扣除。因各类原因导致资产损失未能在发生当年准确计算并按期扣除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可追补确认在损失发生的年度税前扣除,并相应调整该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应纳所得税额。调整后计算的多缴税额,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退税,或者抵减企业当期应纳税款。 财务人员在年底结账前检查企业当年发生的财产损失是否及时报批,有关的进项税是否转出,以免增加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风险。
六、当年的税费缴纳情况
税务机关的稽查选案,往往从年度税负率异常的企业中甄选,所以企业要在年底总体计算一下自己的税负情况。财务人员应检查企业的税金缴纳是否及时足额,有无漏缴,对当年的各项税费做一个总的分析,再计算一下当年的税负情况,与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税负作一个比较,根据税务机关规定的税务进行适当调整。
七、检查企业当年的账务处理
根据选择执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查看会计科目的设置、账务处理的方式是否正确。企业会计应针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重点检查一下自身的会计处理情况,是否有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处理事项。 如有,则应在结账前调整。
上一篇:爱尔兰留学主要费用有哪些?